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研究
作者: 龚  日期:2010-04-01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粮仓遗址 遗产保护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 
描述:中国大运河将于2013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隋唐时期的国家生命线,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依靠漕运从全国各地筹集粮食和财物输送到长安、洛阳,由此而形成的隋唐大运河仓储体系,有力见证了隋唐大运河的辉煌,是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配合申遗,论文以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保护与展示研究。 论文在分析与整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粮仓遗址历史文献及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的历史文化、科学及艺术价值进行了评价,并归纳了其“粮仓规模大,仓窖数量多”、“仓城格局完整,与运河紧密相连”等四个特点;通过现状调研,论文对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遗址进行了现状评估,并总结了粮仓遗址在“遗址保护”和“遗址展示利用”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基于遗产价值和特点,论文提出了粮仓遗址及其环境的整体性保护策略,并探讨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遗址的保护对策,划定了它们的保护区划,制定了三个粮仓遗址及其环境的保护和整治措施,提出了粮仓遗址未来的展示利用方式。
唐代粮仓管理制度研究
作者: 袁雅芝  日期:2010-03-28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管理制度 使职 唐代 粮仓 监督 
描述:唐代粮仓按照仓谷来源可以分为正仓、义仓、常平仓,同时唐政府为了某种特定需要又设置了太仓、军仓、转运仓、神仓等。这些粮仓若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两种,即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粮仓和由地方管理、中央监督的粮仓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粮仓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都设有专门的官吏来管理。地方上的正仓、义仓由尚书省户部下的仓部司来管理,常平仓由太府寺下的常平署来管理,太仓由司农寺下的太仓署来管理,转运仓则直接受辖于司农寺。唐朝政府在对粮仓设置严密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设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财务勾检和法律法规方面来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到了唐后期,随着使职的大量设置,使职也在仓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常平仓更为明显,在唐后期常平仓的管理已经使职化了。另外,粮仓的受粮、粮食在仓窖中的管理和粮仓的放粮制度也是粮仓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大量的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粮仓建筑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能够实现仓谷的长久保存。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古代封建社会,有如此高水平的储粮技术和完善的粮仓管理制度,无疑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唐代的粮仓管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机制,相互脱节。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食征收述论
作者: 陈丹丹  日期:2009-05-08 来源 :湘潭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粮食征收 抗日战争 田赋征实 国民政府 
描述: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国土的大片沦丧,尤其是东北产粮区和东南沿海财政主要来源地的丧失,国民政府危机四伏,除军事压力外,粮食危机和财政形势尤为严峻。特别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关乎民众和部队生计的问题更加凸显,由于粮食短缺和粮价高涨而引发了国统区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迫使国民政府不得不考虑应对之策,实行田赋“三征”,以征收粮食为主要对象。国民政府为实现粮食征收目标做了大量准备,包括征收机构的设立、征收人员的配备、全国土地陈报、修建粮仓、宣传发动、组织民众踊跃交粮;制定了粮食征收的标准、方法、奖惩措施以及征收粮食经费的筹措等。国统区的粮食征收虽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于支撑长期抗战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水器具的符号发展演变研究
作者: 张明山  日期:2007-12-01 来源 :南昌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材料 饮水器具 符号 
描述:饮水器具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产生过大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形式和作品,作为传统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表现出深远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把饮水器具符号化为“饮水符号”。综合西方几种符号理论的分类方法,把“饮水符号”分为:动作性饮水符号、图像性饮水符号、指示性饮水符号、象征性饮水符号。以饮水器具使用的材料为主线,把饮水符号的动态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原始本能期、自我意识觉醒期、自我意识发展期,分别解析各个阶段的特点,从中梳理出饮水符号发展的主要历史脉络。在以上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典型饮水符号的演变为切入点,从外部动力、内在动力两个方面探索其发展演变的原因与规律。将外在动力概括为生产、生活内容的变化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等内容;将内部动力概括为人们处理各种复杂信息的能力的提高,知识、经验和想象力的丰富等。 以饮水器具为对象研究传统造物,丰富了传统造物研究的方法。把符号学认识论与方法论运用到中国传统造物的研究中,为中国传统设计理论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秦石鼓文与渔猎文化研究
作者: 苏海洋  日期:2007-06-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 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互动关系 历史地理学 考古学 
描述: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成为陇右文化交汇的中心。其地形、地貌、气候、植物区系也具有多元交汇的特征。 旧石器时代晚期,本区出现采猎经济。它们主要出现在更新世末期气候相对适宜时期,大多位于水热条件和植被条件优越、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黄土沟谷中。 新石器时代早期(8200aBP-6900aBP),以种植黍、粟和油菜,饲养鸡、羊和狗为标志的原始农业经济兴起。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呈散点状分布于河谷阶地。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以采猎为主、农耕为辅的原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经济尚处于“刀耕火种”农业的初级阶段,它仅仅是农业起源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不具备农业独立起源的特点。但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考古资料看,这里应该是中国早作农业文明的传播中心之一 仰韶文化时期(6900aBP-4900aBP),因为气候适宜、植被茂密,故农业经济的规模和空间不断扩大,至仰韶文化晚期(5500aBP-4900aBP)“刀耕火种”农业达到鼎盛。在仰韶文化中、晚期气候波动的背景下,农业开发重心逐渐由渭河干流以北的今庄浪县境内向渭河干流以南迁移,社会文明因素也加速形成,文化分异开始。“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也使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加速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 龙山文化时期(4900aBP-3900aBP),本区原始农业经济由“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向锄耕农业转变,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衰落期(4800aBP-4200aBP)、再度繁荣期(4200aBP-4000aBP)、再度衰落和消亡期(3900aBP以后)。由于气候相对暖干和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趋于劣化,从而导致了4800±100aBP-4200aBP期间“刀耕火种”农业的衰落和经济重心的转移。齐家文化中期和后期早段(4200aBP-4000aBP),锄耕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土质疏松、气候温凉干燥的渭河干流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增长速度最快。4000aBP前后,气候快速向干凉发展,受强烈干旱的打击,齐家文化衰落并消失,经济形态也由农业经济向半农半牧转变。此后北方游牧文化南下,侵入本区渭河以北地区;同时文化分异加速。
中国传统粮食加工器具设计研析
作者: 陈学献  日期:2007-04-20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传统器具   粮食加工器具 艺术设计  
描述:传统粮食加工器具是中国传统器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与民生息息相关。随着先民对自然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对饮食的“适口”性方面也逐渐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粮食加工器具的发明及完善,成了体现农耕经济时代人的造物设计思想的载体之一。粮食加工器具是一个大的范畴,本课题主要集中在对磨、碾、碓等典型的粮食细加工器具的研究上,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析,挖掘出这几种器具自身的共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别,以及这些器具在艺术设计层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本文主体分成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意义;第二章阐明粮食加工器具的类属关系,并确立研究对象以及这些对象的历史发展与演进;第三章重点通过以部分典型案例为对象,从器具设计的结构、功能、材料与视觉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突出其动力方式在利用自然能源方面所做出的探索;第四章主要从设计理念与设计美学两个层面来探讨传统粮食加工器具所体现出的设计意识,第三、四两章为本文的重点;第五章为结论部分,初步探讨传统粮食加工器具体现出的设计思想,以及这类器具与中国其他传统器具在设计层面上的共性。
< 1 2 3 ... 11 12
Rss订阅